深圳再填海 沙井429亿巨资造地5.3平方公里
2018-03-13 19:58 来源:本站
导语:深圳填海重心西移,投资宝安429亿在沙井造地5.3平方公里,这又将对整个深圳的城市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?
你知道吗?现在深圳那些大佬云集、“贵气”十足的片区很多都是填海填出来的,比如拥有深圳湾1号和阿里巴巴南方总部的后海,比如拥有中信·红树湾,以及欢乐海岸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,再比如已吸引了9.7万家企业进驻的前海。
现在轮到宝安放大招了,宝安将在沙井海上田园一带投入429亿元巨资,填海造地约5.3平方公里,打造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。
更重要的是,未来一段时间里,宝安很有可能将成为深圳填海造地的绝对主力,而这又将对整个深圳的城市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?
沙井填海79万亩?错!是5.3平方公里!
今年6月深圳官方宣布,未来五年内将再填海造地50km2,相当于3/4个福田区。从文件内容看,填海的大概范围在宝安、盐田与大鹏三个区。而从投资额来看,宝安投资180亿元,盐田与大鹏投资93亿元。也就是说,50km2里面大概有2/3面积将填在宝安区。
细算下来才发现,正确的填海面积应该是7918亩(约5.3km2),该项目位于宝安区海上田园西侧,最近确定通过环境测评。
根据《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》内容,该“填海工程”位于宝安区西部,海上田园西侧、新会展中心北,属沙井、福永街道管辖区。工程静态总投资为429亿元,主要用于海洋新兴产业基地。
项目用海总面积约744.2475公顷(约7.4km2),项目填海造地面积约527.8356公顷(约5.3km2)。新建海堤长13704.9米,还将新建桥梁16 座。
该项目建成后两大核心产业功能分别为“海洋科技上市企业总部核心”和“海洋科技产业研发与培育”。还有三大辅助功能,作为 “海洋科研教育示范基地”、“南海国家事务管理服务基地”以及“海洋文化体验交流基地”。
近日有媒体报道,该项目被质疑破坏附近的红树林生态。其实此前深圳湾填海也对红树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据统计,深圳红树林面积在30年间已经减少了3/4。更让人遗憾的是,到目前为止深圳大约只剩下了30%-40%的原始海岸线。
那些消失的海岸线
很多刚来深圳的人会好奇,海上世界为什么没有海?后海、欢乐海岸也并没有海。但是80年代来过深圳的人会知道,这些地方曾经确实是海。
老蛇口人都知道,很多年前在蛇口的海边有尊女娲像,那时要穿过沙滩踏过浪才能走到她的跟前,后来填海造陆,女娲娘娘住进了小区。
而填海之后,蛇口半岛的东西长度也由1990年最短2公里,变成了今天近7公里长。曾经在海上的世界如今也只能变成陆地上的“海上世界”。
1990年蛇口
滨海大道的大部分区段,都位于曾经的海水之中。位于世界之窗南侧的华侨城湿地,也从临海滩涂变成了一片内湖。这批新增的土地,现在建成了红树西岸、中信红树湾等顶级豪宅,还有欢乐海岸以及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。
1990年滨海大道
2002年滨海大道
今天的后海中心区,包括海岸城周边、后海总部基地、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及深圳湾口岸,几乎完全来自填海造陆。据媒体报道,后海湾填海区总面积537.06公顷,还不包括填海较早的后海大道。
现在的“观海台”以前就在海边,然而在新一轮填海规划面前,所有的“海景房”都是浮云,十年后又会有新一批“海景房”。
现在的“观海台”项目很难看到海了
前海就更不用说了,前海以前真的是一片海。当时前海北部的海岸线,也就是今天的前海路一带,月亮湾大道和深圳西站还没“浮出水面”。而现在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。
其实除了深圳,很多国家都是靠填海来扩展土地面积。荷兰13世纪开始围海填海,20%的国土都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。日本在过去100年来,也填了1200万公顷土地出来。香港自1887年以来填海所得土地占总土地面积6.3%以上。意识到填海负面影响后,他们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来约束填海,保护海岸线。
希望深圳未来也能制定一些保护措施,把美好的事物延续下去。
无县可改区的尴尬
这其中,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空间不足。数据显示,深圳的全市面积为1990多平方公里。同为一线城市,上海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,北京是16800多平方公里,广州是7300多平方公里。也就是说,深圳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,或上海、广州的三分之一。
再看一下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几个二线城市,天津11760平方公里,南京6597平方公里,杭州16596平方公里,武汉8494平房公里,苏州8488平方公里,重庆和成都面积更是深圳好多倍。
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的统计,在目前城区人口规模超过500万(包括接近500万的杭州)的主要一二线城市中,深圳无疑是面积最小的。即使在所有的一二线城市中,深圳面积也仅略大于厦门。
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目前深圳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900平方公里。早在2005年,深圳市即将全市陆地总面积50%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,共计974.5平方公里。这也意味着,深圳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。缺地,成为深圳最大的瓶颈所在。
深圳市域面积小,是个历史问题。30多年前设立经济特区时,政策规定是一个经济特区只能带一个县,比如深圳管辖宝安县,厦门带同安县,这两市总面积都在2000平方公里以内。
在改革开放初期,城镇化率还很低,城市规模普遍都不大,深圳市域面积狭小的问题还不明显,但现如今,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,大量的人口往一二线城市流动,中心大城市对外扩张不断提速。在这个过程中,大城市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,不断把自己辖下的县、县级市纷纷改成区。比如武汉、南京、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天津这些大城市,原先辖下都有大量的县(县级市),但现在都改成区了,成为“无县城市”。
相比之下,早在20多年前,深圳就已经是“无县城市”。1992年,深圳下属唯一县宝安县就改成了区。近几年看着其他大城市纷纷吞并自己下属的县,深圳早已无县可改了。
反映在房地产市场,土地资源稀缺,外来人口购房需求大是导致深圳房价过快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尤其是别的城市都有大量的土地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,但深圳除了前海,这几年供地产开发的土地很少。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预测显示,未来几年,深圳每年实际仅有0.33平方公里的新增住宅用地供应,几乎无地可供,房地产住宅项目90%来自旧改。
面临用地窘境,未来5年深圳将继续填海工程,按照2016年6月出台的《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(2016~2020年)》,深圳将再填海50平方公里。
合并东莞、惠州不可能
不过,填海造地需要时间,不是马上就能用,即便未来都填好,50平方公里也不多,相比深圳产业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流入,更显得“杯水车薪”。所以在没有县可改区的情况下,能否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引人瞩目。在深圳土地稀缺的背景下,近几年呼吁深圳合并东莞、惠州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。
大城市通过合并其他地区(指吞并辖区以外的区域)实现自身发展空间的拓展不乏先例,比如今年为了成都新机场的建设和天府新区的发展,将原先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。更早之前的2011年,通过三分巢湖,合肥和芜湖、马鞍山都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。
不过,相比之下,深圳要合并周边的东莞、惠州“却难于上青天”。根本原因在于,深圳经济财政上直辖与行政上省辖之间存在着较大冲突。广东是沿海发达地区中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,粤东西北地区仍十分落后。广东要平衡东西北落后地区的发展,就需要加大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。而省级财政主要来自珠三角,但由于深圳是计划单列市,在税收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,不上缴所在省,广东省级财政就主要靠广州和东莞、佛山等地来贡献,尤其是广州作为长子责无旁贷。
另一方面,深圳周边的东莞和惠州同属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。在深圳计划单列的情况下,将东莞和惠州并入深圳,对广东省级财政而言,无疑是少了重要的财政贡献来源,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大省级财政压力。因此,深圳向别人要发展空间几无可能。
在现有的计划单列体制短期内难以调整的情况下,未来深圳要进一步拓展空间,除了继续填海、陆地整备外,还可通过打造大都会圈等形式,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融合与一体化。深圳与周围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已十分紧密,实现了“你中我有、我中有你”的局面。比如华为的总部在深圳,但生产基地放在东莞。
将更多生产端环节转移出去,深圳自身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总部经济、现代服务业等,也只有这样,才能进一步突破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划的束缚。
目前,深圳与东莞、惠州之间的合作正进一步提升。广东省委副书记、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今年初在广东“两会”上表示,深圳将加强同东莞、惠州的合作,主要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共治环境的基础上,让各方人口“相互进入”。眼下,深圳地铁线路正在延伸至东莞、惠州,也是希望缓解自身土地空间不足之困,同时带动三市共赢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