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年前银行存入一套房,44年后取出一张床

2017-12-30 11:40 来源:本站

最近,《海峡导报》的一篇报道火了。

故事得从今年8月末讲起。
厦门有一位年近六旬的缅甸归侨陈女士,6岁时她随父亲兄姊归国,随后定居厦门。
几年前,其父母相继离世。她父亲去世前交给她一张银行存单,说是他弟弟赠与他的。陈女士父亲把存单作为遗产给了她,意思是让她继承这笔钱。
“因为金额不大,我就一直没在意,压在箱底。前几天我整理卫生时无意间翻出来,才想起这事,觉得还是尽早把它变现吧。”陈女士说。
那张存单抬头写着“中国人民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单”,存入日期是1973年3月20日,金额1200元,定存期限一年,月息2厘7毫。
 

但当陈女士拿着存单去找人民银行“灌口营业所”时,却没找到,一番打听,才从当地银行业者处得知,灌口并没有中国人民银行,当年的“中国人民银行”已经改制,存贷款业务都剥离给四大行了。
后来,经过银行系统的不懈努力,终于在农业银行厦门灌口支行找到了底单。
既然底单找到了,那么能取出来多少钱呢?

 

1、购买力的惊人变化
 
经过多方计算确认,在支取日这笔存单本息合计为2684.04元,其中利息1484.04元。
房王君看到这个数字,不禁虎躯一震!44年前!44年前的1200元跟现在完全是两个天上地下的概念!
房王君就简单算一下,1973年的1200元购买力等于现在多少钱。

1、按工资算:相当于现在的34.3万
报道称,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,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钱。1200元相当于5年的工资。如果按照厦门2016年平均月薪5715元算,5年工资则达到34.3万元。

2、按房价算,至少相当于现在的30万,是存银行的100多倍
70年代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分配住房,还没有“房价”这一概念。
有准确房价数据记载的是在1981年,当年浙江温州瑞安商品房热卖,68.85元/平方米。
意味着1973年将1200元放8年不动,然后去买温州房子,可以买17.4平米。
而目前瑞安市房价为17112元/平米,意味着当时1200元至少值目前的30万元。

3、按黄金价格算,相当于6万,存银行的22倍多
如果按具有“等值保值功能的黄金”和美金进行折算。
1973年,黄金价格为84.37美元/1盎司黄金,1盎司等于28.35克。
1973年1美元兑换2.02元人民币,折合594美元,可以兑换7.04盎司(199.6克)黄金。
2017年9月30日美元贬值至1314美元/1盎黄金,再按1美元兑换6.57元人民币计算,7.04盎司(199.6克)黄金折合人民币60776.18元。

那现在2600元能干点什么呢?
网友纷纷表示,现在大概也就只能买个床垫了。
也有人说陈女士父亲当时要是在厦门买几块地,等到今天就发达了。
这种说法是没法实施的,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“有钱”也没用,一切都是凭票据供给,“有钱”买不到任何东西,”钱“除了存银行也没啥用处。
所以,陈女士父亲当年存银行是对的。
但错误就在于,陈女士父亲把这1200块钱一放就是44年。
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起来后也没取出,赶上了一轮又一轮的海量货币发行。

2、9次通胀期
 
货币存量M2是衡量货币发行的最重要指标。我国有货币存量统计数据的资料始于1952 年,当年的M2 101.3亿元,请大家记住这个数字,因为,比起之后的M2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了。

在我国历史上,有过9次货币增速较快的时期。
 
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
从1952年-1957年,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-15亿元的速度增加,增长保持在10%左右。但1958年开始,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,以每年平均25%的速度猛增。
第二次通货膨胀
1965年-1968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,每年增长速度为14%,68年达到666.9亿元。
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
从1970年-1979年,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,增长速度是15%左右,增长量保持在百亿元之内,增长速度控制在20%以内。
第四次通货膨胀
1981年-19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,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,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,货币增长速度为22%。 1984年-1989年更是突飞猛进,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,19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。
第五次通货膨胀
1994年开始,M2超过万亿,环比增长速度为34.6%,到2001年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,平均增长速度在39%左右。
第六次比较平稳的通货膨胀
2002年更不得了,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,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.3%。
第七次通货膨胀
2006年末M2余额34.6万亿元,到了2007年12月末,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.34万亿元,已经比2003年增长了近一倍。2009年12月末,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.6万亿元,又比上年末增长27.7%。到2010年年末,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72.6万亿元。
第八次通货膨胀
2011年,M2供应量是85.16万亿元,足足比2010年增加了17.77万亿,增速26.37%。
第九次通货膨胀
接下来的几年,M2供应量从2011年的85.16万亿增加到2015年的139万亿,2016年12月末,M2余额又到155.01万亿元,比2015年增长11.3%。
 
65年前的1952年M2是101.3亿,不过只是现在的零头。
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%,而M2平均增长速度是31.5%,除去货币深化的原因,货币购买力贬值速度在10%以上。

3、下一个陈女士可能就是你
 
在此之下,纸币贬值是必然的。
70年代,20多元可以养活一家。80年代中期,50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。现在在一线城市,50块不过一个人一顿午饭钱左右。
 
未来呢?
目前M2增速是8.9%,已经是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,我们就假定往后一直是这个增速,而社会财富年增值官方数据是6.9%(GDP),8.9%-6.9%=2%.
也就是以最粗略的方式计算,货币购买力是以每年2%的速度贬值的。
100元钱,连续乘以44个98%,44年后的购买力,相当于今天的4.11元,贬值了24倍。
假如我们也像陈女士父亲一样,把钱存进银行,不考虑利率因素,44年后也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49.32元,一顿午饭钱。

通货膨胀正在无比残酷地洗劫那些老老实实存银行的人们。
所以,不要嘲笑陈女士父亲,如果你不做好资产配置,那么44年后,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相关新闻